说到鲍勃·迪伦的名字,我相信你不会陌生。他身上有许多标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抗议民谣、摇滚明星。。。但是鲍勃·迪伦总是相信“我只是一个歌手”。鲍勃·迪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歌的代言人,后来成为一名民间摇滚音乐家。在迪伦的音乐生涯中,他不断寻求突破和改变。2016年,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鲍勃·迪伦,一个音乐天才,自从他进入音乐圈就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他自由勇敢的人格魅力不仅征服了许多音乐家,而且史蒂夫·乔布斯也把他视为偶像。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鲍勃·迪伦和他的音乐故事。
鲍勃·迪伦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当时,他也被称为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高中时,他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金”。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后,他逐渐对民歌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开始在民间咖啡馆和酒吧表演,并为自己取了艺名“鲍勃·迪伦”。说到鲍勃·迪伦,我们不得不提及他的伯乐民歌歌手伍迪·古思里,他也是迪伦一生中最受敬仰的精神偶像。伍迪·古思里和鲍勃·迪伦一见钟情。他还下定决心,迪伦会成功,而迪伦并没有达到这个期望。
歌谣的创新为鲍勃·迪伦赢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BobDylan)出现之前的民谣是过时的、刻板的。迪伦出现后,民歌的歌词更加文学化,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它甚至可以被称为文学作品。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持续的革命之中。美国的年轻人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左翼思想盛行。人们关注越南战争,关注妇女和有色人种的合法权利。因此,政治抗议运动频繁发生。鲍勃·迪伦的音乐只是唱出了“垮掉一代”年轻人的所有内心感受。
美国民间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答案在风中飘荡》(吹风)是美国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参与者心中的一首赞美诗。也是这首歌的歌词使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在风中飘荡》它是在越南战争的背景下创作的,具有强烈的反战和抗战色彩。这首歌的出现标志着鲍勃·迪伦风格的成熟。1963年,这首歌因美国流行民歌《彼得、保罗和玛丽》的封面而流行,迪伦也因此而出名。虽然这首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但它不是口号式的呐喊。它冷静地思考,以微弱的怀疑语气提出了对战争的怀疑和抗议。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的歌词说:
这首歌也出现在电影中《阿甘正传》(阿甘正传),珍妮站在舞台上唱这首歌的照片已经成为一代美国人的国家记忆。在这首歌中,我们可以听到对和平的呼吁和对无辜受害者的悲痛。鲍勃·迪伦用他的音乐掀起了一股反战的浪潮,这首歌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杰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被无数次地覆盖。
Dylan的另一个杰作是《像一颗滚石》这首歌可以说是他从传统民歌走向民间摇滚风格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迪伦曾经说过:“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是什么主题,它们都承载着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从过去到现在,迪伦最讨厌的是成为一个有标签的角色。他渴望自由,追随内心的感觉。当鲍勃·迪伦(BobDylan)bobty撕掉过去的标签,转向民歌摇滚时,一些人认为这是对民歌的背叛,但在我看来,这是必要的,是鲍勃·迪伦(BobDylan)应该做的事情。迪伦的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上映后,迪伦正式告别了抗议民谣,开始创作与个人生活和情感相关的作品。
1965年8月,迪伦发行了一张摇滚专辑《重访 61 号公路》(61号公路修订),告别了传统民歌没有插件的时代,挣脱了民歌标签的束缚,全面走上了民歌摇滚之路。
停留《重返 61 号公路》在这张专辑中,《像一颗滚石》它再次成为迪伦的经典作品。这首歌是根据迪伦旅行后写的长诗改编的。在这首六分钟的歌曲中,迪伦开始尝试摇滚的节奏bobty,将创作领域转向民间摇滚。2004年,《滚石》《滚石》杂志评选出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这首是鲍勃·迪伦的《像一颗滚石》排名第一。《滚石》该杂志评论道:“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那个时代的商业体系和艺术观念。”
停留《像一颗滚石》“滚石”象征着战后美国那些谨慎而空虚的年轻人,歌词中提到:
这首歌描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困惑。他们没有归属感,像滚石一样前进。迪伦用开创性的民间摇滚形式撕掉了给他的标签。他顶住了大众文化的潮流,不想仅仅满足他人的期望或保持公众认可的传统,而是要有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生活和创造。正如他所说:“无论怎样,音乐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我追求伟大的语言和节奏。”
20世纪60年代后,迪伦的音乐风格再次发生变化。1966年,迪伦远离聚光灯,在一场车祸后离开纽约前往伍德斯托克。在这里,迪伦彻底戒毒,读了很多书,爱上了绘画。也正是在这里,他唱起了温暖的乡村民谣,写下了甜蜜而油腻的情歌。
许多中国听众第一次接触到迪伦不是前两部经典,而是1973年出版的这部《敲开天堂之门》(敲响天堂的门)这是迪伦的电影《帕特加雷特和比利小子》(帕特·加勒特和孩子比利)。20世纪60年代以后,迪伦的音乐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阻力和尖锐。
喜欢这首歌《敲开天堂之门》,“天越来越黑了,太黑了,看不见,感觉就像我在敲沉重的门”(一切都越来越黑了,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觉得我在敲天堂的门),简单的旋律加上重复的歌词会让观众进入痛苦和挣扎的情绪。《敲开天堂之门》它也被多次报道。AvrilLavigne,gunsn和39;中国歌迷熟悉的玫瑰和周华健都为这首歌做了铺垫。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歌的黄金时代,鲍勃·迪伦是一个耀眼而传奇的人物,但迪伦在那之后依然伟大。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一位富有想象力的画家,一位富有创造力的歌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迪伦仍然保持着每两年发行一张专辑的速度。虽然迪伦后期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引起外界的困惑和争议,但迪伦仍然坚持自己,唱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就像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大多数歌手希望人们记住自己,而不是他们唱的歌,但我不在乎。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让人们记住我的歌。”
鲍勃·迪伦对音乐的执着也影响了他的婚姻生活。他有过两次婚姻,他和琼·贝茨之间众所周知的关系更令人遗憾。当迪伦第一次闯入纽约民歌圈时,才华横溢的琼·贝茨被称为“民歌女王”。两人见面后,琼·贝茨对迪伦的音乐天赋表示赞赏,并邀请这位不知名的迪伦一起巡演。在后来的音乐合作中,迪伦和贝茨逐渐坠入爱河,成为当时大家羡慕的对象。
然而,不同的音乐观念使这对情侣走得越来越远。迪伦追求音乐的创新,从不插拔电吉他、摇滚乐、电子音乐,不断更新自己,而琼·贝茨则忠实于原创木吉他民歌。此外,迪伦只关注音乐本身,不想成为一个代表和更多的参与,而琼贝茨希望用音乐来取代公众的声音。她积极参与人权运动,成为理想主义斗士,并为自己的信仰歌唱。分手十年后bobty,迪伦和琼·贝茨再次联系,琼为迪伦写下了她音乐中的经典歌曲―《钻石与铁锈》(钻石和铁锈)她是《钻石与铁锈》这首歌有着多年未见的隔阂,有着曾经存在的深情,有着那份爱的决心。
那是琼和迪伦的民间时代。鲍勃·迪伦(BobDylan)在他的自传中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20世纪60年代的吟游诗人,是摇滚歌谣的遗物bobty,是过去时代的文字工匠。我正处于被文化遗忘的深渊。”戴着吉他和口琴的迪伦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美国许多人的印象。迪伦喜欢音乐,更喜欢自由。他坚持在不同的时间唱他最喜欢的歌。无论多少年过去了,他都遵循着内心的坚持。
看似简单的歌谣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每首歌谣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同一首歌谣会因为不同的表演者或演出场景而有不同的意义。对于迪伦来说,歌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表达。他在生活中自由穿梭于各种身份之间。他写诗,画画,弹钢琴,自由歌唱。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评论。他只是因为喜欢才表演。
音乐的流行可能一直在改变,但70多岁的迪伦看起来仍然像当年的叛逆天才。他不想代表任何人,只想做自己,但也要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先驱。勇敢的表达和自由的生活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愿望。
梳理世界歌谣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从欧洲中世纪民谣入手,谈谈世界各地的民谣,谈谈这些经典民谣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情调。在每个推荐歌曲列表之后,你还可以欣赏跨越地区和时间的经典民谣。台湾民谣之父《台湾的鲍勃·迪伦》一书的作者是中国流行音乐启蒙的先驱。他获得了第17届代表中国音乐崇高荣誉的金曲奖,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称,前两个节目和后两个节目更为大陆同胞所熟知《经典咏流传》特邀嘉宾。打开这本书,与胡一起探索歌谣中隐藏的奥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