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4-11-27 07:05:08

  “留学报国”教育思政元素遍布在学校济南校区各个角落,也浸润在学生心间,江南体育平台80%以上的学生选择留学后回国;坚持中外融合创新,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每年60%到国外高校深造的毕业生被QS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录取;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国际办学招牌进一步擦亮……

  多年来,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举学校之力在济南校区建设国际化办学试验区,聚焦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留学报国”教育思想文化品牌、“省级示范”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留学嵙大”国际化交流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留学报国”党建活动室、“红心向党 留学报国”校园景观小品、“留学报国”育人长廊、“留学之路”网络专栏、“留学报国”宣讲团、“追梦留学路 圆梦报国行”主题教育活动……在济南校区,“留学报国”教育思政元素已经浸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发挥“留学报国”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目前,济南校区学生留学回国率达80%以上。

  学校济南校区党委认真落实党建与思政工作主体责任,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思政工作体系,坚持以培育家国情怀为基础,以拓宽国际视野为延伸,通过价值引领持续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把青春足迹镌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使“留学报国”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远渡重洋,报国之志弥坚。”济南校区机械与自动化系主任姜帅利用在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访学之际,面向斯威本学院“2+2”项目学生开展“留学报国”教育宣讲。学校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前往国外合作院校访学、培训,访学教师在海外面向项目出国学生开展“留学报国”教育宣讲,将思政教育课上到学生身边,持续增强合作办学学生的家国意识,以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连续性和实效性。由济南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创作的“场馆里的思政课”作品《弘扬留学报国传统,投身强国复兴伟业》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校赛评选中,以其贴近学生的选题、精彩生动的展示荣获特等奖。

  “与来自各条战线上的优秀青年畅谈青春梦想,让我更加明白了‘青春’二字应该如何书写。我将牢记习的嘱托,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承担起促进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以满腔热血,书写璀璨青春!”济南校区金融学专业“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王铮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国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倍受鼓舞。

  越来越多像王铮一样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活动中崭露头角。这得益于学校坚持中外融合创新的新路子。近年来,济南校区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专业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近四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每年约30%的毕业生到国外高校深造,其中,约60%的学生被QS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录取。

  学校致力于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省级示范区,现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英国、澳大利亚开展本科合作办学项目3个,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以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格局。年均100余名长短期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国外合作学校进修、研讨,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共建。以“项目驱动式工程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各环节中,着力构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平台建设,深化拓展国际合作。设有中央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中心4个,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3个。以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为平台,与合作院校共建科研中心,在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及先进材料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与澳洲教育集团合作成立“山科——澳教智能制造联合研究院”,成立山东省与澳大利亚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2024年春节期间,学校举办“留学生体验非遗文化”研学活动,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近30名留学生,走进高密市姜庄镇,体验泥塑、木版年画等非遗民俗文化项目,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塔吉克斯坦籍学生吴芃谈到,“不论是富有魅力的泥塑,还是其他中国文化,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新鲜事。”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留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形成了“构建一套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研学基地,传承一项特色技艺”的留学生教育思路,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留学生,目前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58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联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碳中和国际联合培养创新型项目,国际影响和国际声誉日益提升。近5年,学校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38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30%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依托本校资源建设国际合作研究平台6个、联合实施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

  征程始于当下,奋斗开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对接高水平大学交流与合作,打造“留学嵙大”国际化交流品牌,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助力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高校建设。(通讯员:梁赛江宋荣华记者: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