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1874-1961)先生的爱国兴学义举是广大海外侨胞助力祖(籍)国和侨居国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他的海内外办学历程,同时起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同样成为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陈嘉庚在海外教育上的卓越建树,对中国发展、东南亚乃至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做出了杰出贡献,至今影响深远。2022年,是赓续陈嘉庚百年海外华人华文教育的集美大学举办海外教育、开启国际化办学新篇章二十周年。回顾嘉庚海外教育百年来的历史,可以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弘扬嘉庚精神、坚守办学初心、办好海外教育。
20世纪初的南洋华侨社会依然以家乡省籍和方言群分为“帮”,各帮自办小学,用方言教学,尚无华文中学。英殖民政府也漠视华文教育。华侨子女小学毕业后无法在当地继续接受华文教育,而一般家庭又缺乏经济能力供子女回国升学。1910年,陈嘉庚被选为道南学堂第三届总理,他率先认捐2000元,向闽侨募款四五万元,建起一栋三层楼的校舍,并从国内聘请校长、教员。1912年新校舍落成,道南学堂改称道南学校,为福建会馆属下第一所新式学校。1917年,江南体育官方网站陈嘉庚任道南学校第六届董事长。
陈嘉庚海内外办学的理念有所不同。陈嘉庚眼见当时华侨社会中的一些富豪子女受英文教育, 对于祖国感情淡薄, 竟然不认同中国, “痛感南洋侨生之缺乏教育, 数典忘祖, 辗转而沦为土人, 教育上之需要更迫切于祖国也。”他强调:“世界任其如何变动, 我国固有文化精神, 万不能残缺。”“祖国当局, 无论走哪条路, 亦须保留我国文化, 乃能维持民族精神。”因此他在当地极力倡导华文教育。1918年,有教会人士向陈嘉庚募款拟创办星洲大学, 陈嘉庚即以“该大学须兼教中文科”为捐款10万元的条件。